在進入強恕高中前都是野手身分,姜建銘對棒球場上9個位置都再熟悉不過,即便中途曾因肩傷放棄投球,姜建銘還是能打出一片天。
少棒、青少棒時期,姜建銘因身材嬌小的緣故並不容易得到球隊重用,往往都是哪個守位有缺人就去守哪裡的情形,從捕手、內野甚至外野,全都看得到姜建銘的身影。
也因為如此,姜建銘對於打擊守備並不陌生,在認知到自己無法繼續以投手身分上場後,姜建銘主動向崇越總教練吳思賢提議想轉打者。
姜建銘說:「當下並沒有太多掙扎,因為知道自己真的不能投了,就想改打者身分,守備對我來說比較沒有太大的問題,但打擊因為太久沒接觸,所以花了相當多時間。」
在崇越為了固定打擊姿勢及揮棒軌跡,姜建銘前前後後花了兩年時間,只有不斷苦練才能彌補前面所欠缺的,總教練吳思賢表示,「儘管他的協調性條件算是很不錯,但他對棒球要求很高,在轉打者後花了很多心思。」
12年前,杜哈亞運金牌戰以先發投手身分上場,12年後,姜建銘以打者身分出征雅加達亞運,關鍵時刻屢屢替中華隊建功斬獲銅牌,閉門苦練的這些年,也算是有了成果。
無奈離開投手丘,姜建銘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,不否定過去的經歷,反而因為投手出身在打擊時獲得更多助益,姜建銘說:「自己當過捕手也當過投手,所以知道他們的心態會是什麼,每一球每一球不斷去思考。」
棄投從打,揮出一片天,姜建銘不禁思考,若當初在興農時期就棄投從打,會不會還能留在職棒場上,前陣子甚至一度重燃挑戰職棒想法,不過吳思賢的一席話澆了姜建銘一頭冷水。
姜建銘說:「他跟我說現在職棒只有四隊競爭很激烈,要拿什麼去跟人家拚,在職棒載浮載沉後再回來,年紀太大崇越也不會需要你,棒球生涯可能就要這樣結束了。」
忠言總是逆耳,吳思賢的話看似殘忍,卻也是無法否認的現實。現在姜建銘已經不去想那麼多,能夠持續在球場生存,每一刻都值得珍惜。